-
专业设置
物理学
物理学专业开设于1958年学校建校之初,1962年停办,1979年恢复晋东南师专时,重新开始招收物理学专业(学制三年)和数理培训班(学制两年)学生,1992年停招。2001-2003以山西师范大学晋东南学院名义招收物理学专业本科生,2003年长治学院升为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后,开始招收物理学专业本科生。物理学专业专任教师有17人,其中教授2人、副教授6人、讲师8人,具有博士学位8人、硕士学位9人,其中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。近五年来,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,省部级教研项目3项,共发表教学、科研论文25篇,SCI收录17篇。
专业定位
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,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,掌握物理学、基础教育、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具备良好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能力,能够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,或在物理学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,从事教学、科研、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主干课程
力学、电磁学、热学、光学、原子物理学、普通物理实验、数学物理方法、理论力学、电动力学、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、量子力学、近代物理实验等。
学制及学位
物理学专业学制4年,学习年限4-6年,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。
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6年2月通过教育部审批,同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。本专业专任教师有19人,其中教授5人、副教授3人、讲师9人,具有博士学位11人、在读博士2人、硕士学位6人,兼职硕士生导师4人;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项,省级项目14项;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60余篇,其中SCI及EI收录30余篇,出版教材及专著共4部。其中,本专业教师在《Nature》《Nature Photonics》《Light:science & application》上合作发表论文3篇,该论文成果是我系教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的重要突破。
专业定位
以当地太阳能光伏、LED照明显示、光电检测等光电产业实际需求为导向,以建立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为特色,立足长治,面向全省,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、理论基础扎实、知识面宽、创新能力强,能够适应晋东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主干课程
工程光学、激光原理与技术、光学计算与仿真、光电子技术、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、光纤通信技术、光电系统设计、光电材料与器件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等。
学制及学位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制4年,学习年限4-6年,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。

科学教育专业
科学教育专业是依托于物理系物理学、化学系化学和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等专业的办学力量,于2021年3月经省教育厅审批通过,并于2021年9月开始招生的本科专业。目前科学教育专业专职教师有9人,其中副教授1人、讲师8人,具有博士学位2人、硕士学位6人。另有物理专业、化学和生物学等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10余名教师承担本专业部分核心课程(如基础物理学、基础化学、普通生物学等)。
专业定位
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、开阔的国际视野、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掌握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,具备现代教育理念、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,能对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,胜任小学“科学”或“综合实践活动”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人才。
主干课程
本专业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。包含了多个学科的内容,涉及到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天文地理、工程机械、信息技术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,要求学生具有跨学科的学习和应用能力。课程设置上,有大量的基础科学理论课程,也有大量的实践、实验课程。实践/实验课时占比达到40%。主干课程有基础物理学、基础化学、普通生物学、地球概论、教育心理学、环境科学、科学课程与教学论、科学教学设计、科技制作、科普与科学教育、信息技术、科学实验研究等。
学制及学位
科学教育专业学制4年,学习年限4-6年,毕业后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。

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
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8年经省教育厅审批通过,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。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4人,其中教授1人,副教授6人,讲师7人,具有博士学位4人。承担省级项目7项;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其中SCI收录11篇;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余项;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、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,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30余人次。
专业定位
围绕长治学院“建设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”办学理念,面向信息、电子、通信等相关领域,扎根太行革命老区,面向山西,辐射全国,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,综合素质高,能融合所学知识解决电子信息、通信等领域技术和理论问题,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、工程实践能力、沟通能力、社会责任感、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,能在电子技术、信息处理、控制、通信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、工程设计、技术服务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。
主干课程
电路分析基础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(C语言)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、信号与系统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、电磁场与电磁波、单片机原理、信息论基础、通信原理、算法与数据结构、数字信号处理、高频电子线路。
学制及学位
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4年,修业年限4-6年,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。


